核心提示:“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等鬼话来捣乱”。紧接着,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接连发表了两篇文章,严厉抨击杜亚泉。
凤凰卫视1月11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04年秋,杜亚泉应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夏粹方,张元济之邀,被聘为商务的编译所理化部主任,一心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编译工作,从此杜亚泉在商务印书馆服务了28年之后,1911年,杜亚泉接手商务印书馆主办的期刊《东方杂志》担任主编,然而第二年4月,杜亚泉在这本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论战,不但把杜亚泉推到了风口浪尖,也让他此后的人生背上了“保守分子”的骂名,这篇引发争论的文章题目是《迷乱的现代人心》,杜亚泉在文章中对西化主义和反传统主义的激进倾向持批评的态度,他认为东西文化各有不同的特点,仅为形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
与此同时,杜亚泉提出了文化多元论的东西文化观,杜氏所持有的态度是,“东西调和”“新旧折中”,本质上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统整和融合西方文化,强调了传统在现代化的文明整合中的主体地位,此时正值新文华运动的高潮期,杜氏之言,自然为新文华的倡导者所不容,同年7月陈独秀《新青年》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明确表示西方文化与中国固有之文化两者根本相连,绝无折中之余地。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等鬼话来捣乱”。紧接着,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接连发表了两篇文章,严厉抨击杜亚泉,杜亚泉也发表文章予以回应,不过这场论战最终以杜缄口不言为止,实际上是因为商务印书馆高层顾虑与当时反传统的主流思潮相冲突,会影响该馆的声誉,劝杜亚泉停止反驳,并决定改换《东方杂志》主编人选,杜只好被迫在1919年底辞去了主编之职,今天回望这场争论,杜亚泉的观点能够得到更多的理解,其实当时论战双方都是寻求救国救民之道最终也是殊途同归,1932年,杜亚泉溘然长逝,下葬时家里穷到借人棺材入殓,身后是箫条异常。
胡愈之先生后来以《东方杂志》编辑部的名义撰写的《追悼杜亚泉先生》一文中这样评述,先生始终没有放弃科学的立场,其对于人生观和社会观,始终以理智支配欲望为最高的理想,以使西方科学与东方传统文化结合为最后的目的,所以从思想方面来说,先生实不失为中国启蒙时期的一个典型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