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国史大热,关于陈独秀的文章、传记作品已经汗牛充栋,石钟扬的这本《酒旗风暖少年狂———陈独秀与近代学人》(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年1月版)的特色在于以坚实的史料为依据,挖掘陈独秀与同时代学人交游的细节,从细节处见精神。每一个独立的单篇都以陈独秀为线索,通过他与7位学人的交游,展现出民国学人的整体精神风貌,不禁使我感叹:民国学人总有一股古道热肠的豪气,我辈今日只有想象其风采而已!
梁漱溟曾评价陈独秀:“才也大,气也大,欲也大。”“才”不必说,“欲”指的是陈独秀一辈子风流性情不改,“气”则是指他脾气刚烈。陈独秀一生五次入狱,对自己认定的真理绝不妥协的脾气可谓大矣。但对于知心朋友,即使有负于他,陈独秀依然更看重交谊、宽恕他人。鲁迅在1926年发表的文章对托洛茨基派是持肯定态度的,1929年托洛茨基被苏联驱逐出境,但鲁迅的托洛茨基观并没有改变,直到“左联”受瞿秋白影响,才不再引用和提及托派的观点。托派陈其昌在1936年还写信给鲁迅,希望得到他的支持,而得到的回应是署名“鲁迅”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这封信被视作为“党外布尔什维克”鲁迅明确拥护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文中甚至暗示中国托派“下作到拿日本人的钱来出报攻击毛泽东先生们的一致抗日论”。此时的陈独秀已被国民党以“共党要犯”逮捕入狱,身为中国托派的陈独秀看到此信后引发了对鲁迅的强烈不满,他认为鲁迅之于苏联(共产国际),无异吴稚晖之于国民党,受捧之余,感恩图报,决不再有不计利害的是非之心。尽管如此,在1936年鲁迅逝世的时候,陈独秀仍然给予了鲁迅高度的评价,肯定他的“独立思想”和精神。
直到1992胡风遗著《鲁迅先生》的发表,我们才知道这件事的真相,《答托洛茨基派的信》并非鲁迅所写,而是冯雪峰依据组织的要求给鲁迅代笔(“代圣立言”)的一封信,并在鲁迅病榻前念给他听,鲁迅只是点头同意,他内心真的同意吗?即使这样苦苦相逼,冯雪峰事后还对鲁迅颇有微词,认为鲁迅不如高尔基,高尔基的政论都是秘书班子根据党的政策方针写的,高尔基只负责“爽快的签名”。陈独秀在鲁迅逝世时的评价也许是因为他公正的立场,也许是因为他猜到了鲁迅病中被苏联共产国际裹挟而身不由己的内情。
□ 王绍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