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ChenDuxiu.Net 当前在线150
注册、发文请设置浏览器兼容。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研究动态  陈研通讯  独秀生平  独秀文章  独秀墓园  故乡人文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共有 3617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文化˙迷信

  发表日期:2015年4月6日   出处:征文稿    作者:安庆石化一中初二(3)班 陆楠     【编辑录入:多声

 

每逢初一、十五,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在公交车上,在人行道旁往往有一场小规模人口迁徙。这些人的情态抑或是双目凝神,默默不语,抑或是手挂一串佛珠,口中念念有词,如果你再去细问,你就会了解到,他们是佛教的信徒,是去拜佛的。

佛教文化在我国有着悠远的历史,它经丝绸之路传进,其后便以它独特宗教魅力在中国兴起。尽管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早已否定了佛教上的鬼神之说,但人们在闲暇之余仍会去寺庙里烧香拜佛,以图一个好的兆头。我的妈妈是一个对佛教文化很感兴趣的人,所以她经常带我去参观寺庙,但有一次,在参观途中,我遇见了一个令人不愉快的事实。那一次正逢初一,是上庙里拜佛的好机会,我进到庙里,一面参观那些雕琢美丽的佛像,一面虔诚的膜拜着,大殿里的小音响放着舒缓的梵音,燃到一半的香升起几缕烟雾,在身边环绕,当我正为这如梦如幻的景象陶醉时,兴致却被前方不远处的阵阵嘈杂打断了。

我走上前,挤在人群中想看个明白,只见一个身着僧袍的“和尚”安静地坐在毡席上,一动不动,似在闭目养神,他旁边的一位僧侣正极立推销着某个东西。我定睛一看,才发现,僧人的脚旁陈列许多盒子,有一个是打开的,里面放着一颗纽扣大小的药丸。药丸呈深红,看着有点污浊。站着的那个僧侣硬说这个可疑的药丸是仙丹,把它吹得神乎其神,好像包治百病,但令我惊奇的是,就这么个小东西,竟要价要到100元。我本以为没人会信他,但经过僧侣洗脑式的游说,有一些老人打开了钱包,买了一部分。看到有人买,旁边围观的一些中年人也买了不少,这种不知名的药丸一下子被“抢购一空”。僧人与游客都满意的走了,就我一人留在原地,思考着,我感到很疑惑,那些大人难道一点戒备心也没有吗?那种药丸没有厂家认证,也没有安全保障,就这样吃下去,难保不会出事了,近几年,因误食所谓的“灵药”而至人死的新闻常有报道,他们没有听到吗?当今,利用宗教文化进行行骗的,并不仅仅出现在所谓的药物领域,它还在其他方面威胁着人们的生活。我有时行走在街头,常常看见一些打着佛教名义的人推销着所谓的“圣物”。有一次更甚,在路旁,一个同样是僧人打扮的人竟将几块只是看起来比较漂亮的水晶石吹嘘成“舍利子”。大肆宣传,漫天要价。他虽然口中不断强调那几块石头很珍贵,但实际上却将它们随意地放在布上。就这样一个可笑又矛盾的伎俩,竟没被识破。最后,还真有人买。很多人在受骗后,都抱怨佛教如何不好,但他们从未反省过自己的过失:即使信仰佛教,那也是敬仰它的文化,与这些衍生而来的副产品有何关系?他们难道不去怀疑“护身符”“风水剑”的可信性吗?事实上,购买这些物品的往往是中年人,青年壮力。他们是这个社会的主心骨,其中有一部分还是知识分子,如果连他们都如此愚昧,如此迷信,那国家的未来怎么办?

新文化运动以来,经过许许多多的先进分子的努力,大部分封建迷信被推翻,但令人悲哀的是,在近几年的中国,它们又死灰复燃,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股暗流,更悲哀的是,我们的国人,明明接受了大量的教育,却依然相信着这些低级的骗术,这样下去,中国的科学文化该怎样进行?我感到很痛心。

佛教文化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结晶,人们可以用它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求一份宁静,值得推崇,但如果我们将它视为生活的支柱,歪曲了它的本意,被某些居心叵测的人用来聚众敛财,满足思欲,那么这就是迷信,就违背了新文化时先贤们所付出的努力,就危害了社会发展,凡事都有一个度,我们应以科学求真的态度生活,时刻保持冷静的思考,避免掉进“宗教陷井”

 


上一篇:《探索与争鸣》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青年理论征稿启事
下一篇:1915年的“新”鲜事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历史的反思——陈独秀研究剪[99272]
 · 独立高楼风满袖[90620]
 · 笨也是鞭子——兼怀陈研前辈[86430]
 · 立志报国,投身革命[8392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4 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本站顾问:沈寂 程继兵 徐晓春 张皖宿 主编:李银德 执行主编:陆发春 万多胜 蒋正涛

陈独秀研究 投稿信箱:shanghaipet@qq.co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发文管理

联办协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皖ICP备11019635号-3 给我留言 赞助网站

| 网站地图 |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