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的汉诗,誉为大汉天声,可谓泱泱诗国,源远流长。诗祖屈原,抱着一颗救国救民的诚心,以辞赋作为战斗武器,“任是一言轻社稷,不辞万死谏君王。”忠言逆耳,昏君拒谏。最后的结局,只能抱石投江,饮恨汨罗,以身殉国。诗圣杜甫,不善官场逢迎,终身不得志,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全心灌注诗中,写下了“三吏”、“三别”等大量爱国忧民的诗篇,誉满天下,万古流芳。诗仙李白,不畏权势,放荡不羁,他的诗奔放浪漫,别具一格,意境超凡,神韵通天,引领汉诗创作数千年。陈独秀虽不能与“祖圣仙”相比,但他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十七岁中过秀才,国学根基牢固,著有《说文义考》、《字义类例》、《干支为字母说》、《小学识字教本》、《古音阴阳互用例表》、《荀子韵表及考释》、《屈原韵表及考释》、《晋吕静韵集目》、《广韵东冬钟江中之古韵考》、等训古、音韵学。他的诗继承了唐宋风骨,诗味醇厚,他能把古风与现实结合起来,充满着革命激情,极富战斗精神,如他在南京监狱中写下的《金粉泪五十六首》,可谓玑珠落盘,掷地有声。纵横相比,冠以近代杰出诗人,当之无愧。
中国人有一句古言“诗无达话”,外国人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诚然,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事物,景象是变化无穷的,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这样作诗的人有了无限的空间,同时也给读诗的人带来了无限的想象意念,而这种意念是无定式的、无标准的。对陈独秀这样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的诗是我们凡人无法准确理解的,,如何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吧
中国最早在《尚书。虞书。舜典》中就提出“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水,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孔子也说过“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荀子在《荀子,锯效》篇中说“诗言是其志也”,到了南北朝时,兴起了“缘情”“滋味”的诗派,这更丰富了诗的内涵,评诗的标准也出现了多元化。但国人的传统观念仍偏爱“诗言志”之说,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言志乃诗人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清代钱谦益论诗时说“夫诗者言其志之所之也。志之所之,盈于情,奋于气,而击发于境,风识浪奔交凑之时世,于是乎朝庙亦诗,房中亦诗,吉人亦诗,棘人亦诗,燕好亦诗,穷苦亦诗,春哀亦诗,秋悲亦诗,吴咏亦诗,越悲亦诗,劳歌亦诗,相舂亦诗”,到现代,毛泽东也推崇“诗言志”,主流派一直是坚持“诗言志”的。志者,意志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价值观的有思维能力的人,都有其不同的政治属性,其意志必然不同,其诗必涉及政治。这就给评诗、注诗、释诗带来了困难,解释的不好,往往带来政治麻烦,只注不释为要,真正实言为释, 很难做好。
作诗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是感知,想象,体验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所创作出来的成品,贯穿着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等一系列思维运动,人类有共同的思维方式,但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思想传统不同,其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同种同族的人,思维方式也不尽同。作诗的人在一个特定历史环境中,特定的景物环境中,特定的心态感受中,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别人是很难准确弄清的。解释别人的诗,往往不是牵强附会,就是主观臆测,有的牛头不对马嘴,闹出笑话。唐人王建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一般的人认为这是一首写家庭生活细节的诗,虽细却有人情味。沈德潜评论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但也有人把它解释为是写官场上“初入社会,一切情形不大熟悉,也非得先求教于老练的人不可”,两个社会背景不同的人,就有两个不同的解释。再如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本是作于贞元三年(787)时为16岁,是自江南入京应考的习作,后来常为一些革命者用来形容运动形势和个人抱负,这是白居易始料未及的,他决不会想到这两句诗会在历史上产生这样大的影响,而解诗的人并没按他的原意来解释、解、注、评是个互动过程,也是个创作过程,高手有高手的解法低手有低手的认识。自认水平有限,不敢妄对伟人陈独秀的诗作解释
历史和时代与文艺作品有直接的关联,文艺作品一般都是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诗也不例外。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人们对文艺作品的评判也会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认识,美学家朱光潜说“艺术是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同一个作品,在某个时代因为距离太近,看起来是写实的,过一个时代,因为距离较远,实际的牵拌被人遗忘了,所留下的全是一幅图画,就变成富于浪漫色彩的作品。”“文艺好比老酒,年代愈久,味道愈醇。”陈独秀的诗能够在现在出版,准许研究,是与三中全会以来,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有直接关系的。没有这样一个好的时代,陈独秀的诗可能还是禁书之列。1983年《中共党史资料》和上海《党史资料》分别公开发表陈独秀的“金粉泪”五十六首诗,这一组诗,是陈独秀在南京老虎桥监狱中写的,每首一事,每首都有一个主题,全篇有一个总的主题是:紧系当时政治形势,抒发抗日反蒋,忧国忧民的情思。诗的开篇“放弃燕云战马豪,胡儿醉梦倚天骄。此身犹未成衰骨,梦里寒霜夜渡辽。”诗的内容本来是很健康的,对社会、对青少年只有激励,没有不好的影响。但遭到了权威部门的通报批评。安庆计划召开一个陈独秀研讨会也被权威部门定为是精神污染,点名批评。1981年安庆历史学会和安庆图书馆合编了一本《陈独秀研究参考资料》,被权威部门查封。这都体现了时代精神对文艺作品的影响。这里也有许多是政治的因素和人的观点和立场问题。同样一首诗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也不奇怪。毛泽东《沁园春。雪》是诗界公认的好诗,蒋介石不认为好。“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是毛泽东用中国古代神话娥皇、女英的故事来抒发情怀,。这个故事在陈独秀的诗里也出现过。而王明在《中共五十年》中说毛泽东是宣扬封建迷信。毛泽东题仙人洞的诗,我曾听到过一位名家把它列为淫诗。上了政治层面,有些是非标准是诗人们就说不清楚的了。不管怎么说,陈独秀的诗一定会相朱光潜说的是一昙陈年老酒,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成为传世之作,将和他的英名、他的事业一起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