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独秀墓
在江津很长时间了,只知这里是聂帅的故乡,一日偶读有关陈独秀的生平文章,才知他卒于这里,遂有了去瞻仰他墓的冲动,也很顺利,在别人的指引下,很容易地就找到了他的墓地。
墓地出江津市区望西走只有一公里左右,后依一座大山,此山名鼎山,独秀墓就在山脚下,山上是四川柑桔研究所所在地,正是金秋时分,满山遍野的柑桔压弯了枝头,黄灿灿地看不到头,前临滚滚长江,虽是枯水时节,滚滚长江仍一泻而下,汹涌奔腾。看水迹,在江水涨潮时,独秀墓与江水仅一百余米之距。
独秀墓不大,墓基为石板铺就,占地不过二十平方左右。四周除了杂草,没有其他建筑,一座很大的山,似乎也只有这一个墓 ,所以显得分外孤寂。墓前立有一碑,高约2米,宽约1.2米,厚约0.12米,前阴刻“陈独秀之墓”五个大字,立碑人为他的第三任妻子潘兰珍和第三个儿子松年(大儿子延年、二儿子乔年在大革命时被杀害,年仅二十余岁,均为烈士),碑背面阴刻陈独秀生平简历,非常简短,也较公正。墓高约2米多一点,圆形,用条石堆砌,上面一垄黄土,长满了草,这时节也枯黄了,整个墓俭仆,庄重,虽不大,但和那雄伟的鼎山,滚滚长江融于一起后,也就不能掩盖墓室主人那风云的人生和盖世的才华。
站在墓边,背靠鼎山,面向长江,“五四”的风起云涌和大革命的轰轰烈烈不禁荡然于眼前,而与这晚秋晚景中的一茔小丘又形成对比,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陈独秀是抗战爆发后,隐名埋姓蛰于江津的,当时已是穷困潦倒,疾病缠身,靠一点稿酬和北大朋友救济度日,尝尽人间悲苦,除了几个朋友,当地人大多也不知道他是谁,直到42年5月死去。陈卒后,就葬于江津鼎山之麓。当地老乡又介绍,很多年以后,他的妻儿将其遗骨迁回了安徽老家,江津独秀墓也就成了他的衣冠冢了。
天色暗了下来,后面的鼎山已是黑魅魅的一片,江对面的德感镇却是灯火辉煌,和江水倒映一起,形成一片绚烂的色彩,滔滔江水仍是奔腾不止,也只有他,才能验证世事的无常,历史的沧桑,正如“三国演义”中所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一阵江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手抚独秀墓,我竟不忍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