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ChenDuxiu.Net 当前在线1253
注册、发文请设置浏览器兼容。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研究动态  陈研通讯  独秀生平  独秀文章  独秀墓园  故乡人文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共有 4297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新文化运动真的“新”吗?

  发表日期:2015年5月24日      作者:安庆一中 高一(14)班 鲍家伟     【编辑录入:多声

总所周知,20世纪初开展的新文化运动,从思想认知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可是面对现在这个社会,我想问:新文化运动真的“新”吗?

 

反观历史,你会发现,所谓的新文化运动,无非是一群文人引进一些自以为“先进”的理论,什么“德先生,赛先生”,这些理论的确会引起一些小的震动,可注定无法改变中国人思想认知的本质。为何?且不说当时有那么多目不识丁的社会底层人民,单论“改革家”本身,他们中又有多少人是真心为了挽救中国的文化呢?我想有的人可能只是随波逐流,有的人可能只是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抱负。比如社会主义运动,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贫穷落后、动荡不安之中,人民保住性命,苟且偷生尚难,又何谈去改变思想呢?他们只好盲目听从别人观念,盲目接受精神宣传,根本没有懂得“社会主义”的实质,所以,才导致了之后的文革、大跃进等令人可笑又可叹的闹剧。

 

我们回归问题本身,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被称之为“新”。是因为它全盘否定了封建观念,全盘肯定外来观念。这两个“全盘”就注定了这次运动的不彻底性与局限性。中国实行封建主义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而新文化运动才短短几年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又怎么可能撼动“封建思想”这棵大树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古代人要求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这是女权被压制的表现,可今日呢,依旧有不少男人们报以“大男子主义”,甚至举觉得就应该“男主外,女主内”。我承认,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女子的地位的确发生了下跌,可在今天这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女性所起的作用完全不亚于男性,我们为什么还要看轻女性呢?在一些西方国家,女性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完全不亚于男性。在我们中国,却依旧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便足以说明这场“新文化运动”的不彻底性。改变思想,不是仅靠解放双脚,剪去长辫就能实现的。

 

新文化运动全盘认可了西方文化。众所周知,我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应当是持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观念。西方文化固然先进,社会主义观念固然优越,苏俄革命的方略固然成功,可一旦全盘照搬,便会适得其反,就比如说后来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起初全部套用苏联的模式,却屡屡失利,但当毛主席总结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更贴近中国国情的政策时,便立竿见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国外的物质或是理念不断涌入中国,导致了一大批“崇洋媚外”的人,我们承认,国外是在某些方面做的比我们好,但我们又何必看轻自己,一味地模仿他人呢?就拿前段时间一个突然被炒热的产品——日本马桶盖来讲,本来,马桶盖这东西不是什么大件,可为什么这日本的马桶盖却被中国人视若珍宝,甚至只要是日本的就照单全收?中国不是没有这种新型马桶盖,有的日本马桶盖原本就是中国生产的,那我们又何必去花这些冤枉钱在关税上呢?这个现象只是一个缩影,现实中这样的事又有多少?多少人特意去国外买东西,回来一看竟是“Made in China”。

 

新文化运动的缺憾不少,那么咎其原因在何?我想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思想的顽固性与内心深处的自卑心。

 

先讲顽固性,有位学者曾经提出,中国文化犹如一个大酱缸,不管什么东西进去都会变味,这个理论可能有些偏激,但我们不能否认。

 

第二点是自卑心,在一个世纪之前,我们的头上还是顶着“东亚病夫”的称号,我们打不过别人,经济上也逐渐落后,曾经的大天朝,沦落到被别人瓜分蚕食。即使抗战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国家富强了,我们的头还是不能完全抬起来。我们似乎始终觉得其他国家的更好一点,特别是现在,媒体信息十分发达,一点点负面新闻都可能被放大化,我想对于中国人来说,负面新闻在给予我们刺激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了我们深深的自卑!

 

 

作者:安庆一中 高一(14)班    鲍家伟

 


上一篇:中国菊——纪念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下一篇:小谈家国之事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历史的反思——陈独秀研究剪[100300]
 · 独立高楼风满袖[91827]
 · 笨也是鞭子——兼怀陈研前辈[87780]
 · 立志报国,投身革命[8492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4 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本站顾问:沈寂 程继兵 徐晓春 张皖宿 主编:李银德 执行主编:陆发春 万多胜 蒋正涛

陈独秀研究 投稿信箱:shanghaipet@qq.co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发文管理

联办协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皖ICP备11019635号-3 给我留言 赞助网站

| 网站地图 |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