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ChenDuxiu.Net 当前在线1115
注册、发文请设置浏览器兼容。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研究动态  陈研通讯  独秀生平  独秀文章  独秀墓园  故乡人文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陈研通讯>>
  共有 10007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共两位创始人“南陈北李”后代在安徽:一家低调,一家清廉

  发表日期:2021年3月10日   出处:微信号:徽脸    作者:田柏强     【编辑录入:多声

 

(中共两位创始人南陈北李的雕塑)

今生有幸,能结识南陈北李的后代,一个是陈独秀之孙陈长琦,一个是李大钊之孙李宏塔。

他俩人年龄相仿,陈长琦出生于1947年,李宏塔出生于1949年,经历也相似。都是在文革中下放或参军,而且同样都进入合肥工业大学学习。

现又都在安徽省政协系统。李宏塔为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陈长琦为省政协委员。

李宏塔作为中共界别 ,而陈长琦也是中共党员,则属于科技界别 。

如果算起来,陈长琦和李宏塔,不仅是同学而且陈长琦还是李宏塔的“老师”。陈长琦1972年进入合肥工业大学,1975年毕业后留校当老师。

李宏塔1973年进校,1976年毕业后又回到合肥化工厂任技术员。

但在校三年时间,他们却互不相识,一直没有交往,直到2008年,李宏塔当选为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他们经常在一起开会才认识,但他们之间除了工作上的联系私下交往很少。

 

我与李宏塔认识于合肥化工厂,他1969年从部队退伍进厂,我1970年从农村招工进厂。

我在1605车间,他在我对面的氯化车间,氯化车间是全厂最毒也是最险最累的车间,氯气外泄是常常发生,而且偶尔还会发生爆炸。

那时厂里有好几个高干子女,文革时,工厂也学习部队建制,厂领导是6408部队的一个营级干部,李宏塔的车间叫一连,工艺就是把氯气和苯混合,生产六六六粉,

因是一个剧毒车间,享受的是一级营养补贴费每月8元,当时学徒每月工资是18元。

每天吃中饭时,厂食堂工人骑着三轮车送饭到车间,我们都在一起打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当时的李宏塔,是一名普通的操作工,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戴着一幅大眼镜,常常看到他穿着污染脏的工作服,推着装有化工原料的小板车。

后来听说这个高个子就是省委书记李葆华的儿子,李大钊的孙子,立即肃然起敬。

因李葆华当时都被安徽人民称为李青天,李大钊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其后代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不禁令人感叹不已。

当时对他影响较深的还有一件事,厂里有位女工看上了她,听说他母亲不太同意,认为门不当户不对。

李葆华却尊重儿子的意见,同意他们交往,后来他们终成连理,至今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这一点有点像其祖父李大钊,李大钊妻子是长他几岁的家庭妇女,没有文化,留学归来的李大钊,身为大学教授,社会名流,有人劝其将糟粕之妻下堂 ,他断然不肯,始终相亲相爱。

李宏塔说,听我母亲讲过我爷爷和我奶奶的事情,爷爷先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来是教授,他的生活水平应该是比我们现在讲的小康之家略微富裕一些。但是我奶奶是一个很善良的中国妇女,家里面的事她都理解我爷爷的行为。我爷爷为人作风是很好的,社会反映都是公认的。当时我爷爷把钱资助贫穷的进步学生,资助党的事业,实际上是帮助了中国革命。所以蔡(元培)校长和会计打招呼说要给我奶奶留下一部分生活费。老一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爷爷和我奶奶感情很好,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他身上具体的体现,使他的人格魅力更加完美的表现出来。

后来李宏塔从厂里调到市里,先做团的工作,后又调到省里干民政工作,直到担任省政协的领导。

接触少多了,但关于他的传闻还是较多的,听说最多的是他当官不像官,或是一个另类官员。

比如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是地厅级干部了,1981年就是合肥市委常委,厅级干部干了27年,却几十年如一日地骑自行车上下班,官升了多少级,但住房一直未变大,他身上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老传统一直未丢。

 1984年搬进了55平方米的西晒的房子,一住16年。 1987年,组织上问他想到哪个部门,他选择了民政厅,他说“我就想去个干实事的部门”。

李宏塔说,我说骑自行车上班锻炼身体这很正常,但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官本位很严重,骑自行车上班这种正常现象,也被有些人看作不正常了。

毛主席等老一辈物质生活都不讲究,连总理都挤公共汽车,我们国家主席坐民航和普通火车,这是传统,这都是正常的。

家族荣誉带来的不是光环而是责任, 我们家要求很严格,我因为在安徽,到北京出差,父母就问我来干什么,要我抓紧时间,不要耽误工作。

每次回到家里见到父母就要汇报工作,父母问工作做得怎么样,如果不汇报工作老人还不高兴

2008年,李宏塔当选为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后,就建议黄山风景作为人民币上图案,李宏塔说,“黄山作为世界名山、中国骄傲,理当被印在人民币上。”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  他在提案上写道 ,人民币是“中国名片”,其背面的风景在担负商品交换媒介职能的同时,也传递着浓缩自然、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中国精神。

截至目前,颐和园、宝塔山、泰山、珠穆朗玛峰、桂林山水、布达拉宫等风景都已经被印到人民币的背面。

遗憾的是,人民币上至今还没有关于黄山风景的图案。“黄山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此,黄山风景应成为‘国家名片’人民币的背面图案。”

陈长琦系陈独秀第三子陈松年之子,陈独秀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均为革命烈士,陈长琦1975年在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至今,是工学硕士,教授,长期从事真空工程与薄膜制备及性能、低温工程技术、环保装备工 程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合肥工业大学真空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低温工程学会理事,《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真空》、《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曾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省部级项目8项(国家攻关1),项目有: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热致变色二氧化钒薄膜实用化关键技术研究”;安徽省 攻关项目 “全膜电力电容器真空浸渍处理最佳工艺参数研究”获国家重大装备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新近几年在功能薄膜、纳米材料以及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成分、结构、性能等方面以及在低温工程应用技术,功率超声应用技术方面开展了工程基础性研究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8篇。

认识陈长琦,是经合工大的一位同仁的介绍,尚未见面,介绍人就说,陈长琦与陈独秀很像,不仅形像,而且神似,其秉性与祖父如出一辙,只要是自以为对的,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而且为人极为低调,谢绝一切新闻媒体采访。

一见面,他就声明,只作朋友之间的谈话,不准作新闻报道,我趁其不备,偷拍了一张照片,他竟然马上翻脸。

前不久,海南日报的一位记者曾以老乡的身份约他谈话,后来报道出来,他看到非常生气。

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人,对陈独秀都有过评价,在纪念张闻天诞辰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也说了,陈独秀虽犯了“右倾错误”,他没有投降。

国民党政府曾多次拉拢陈独秀,并许诺他干一个部长,他都没去,出狱后,只做学问,写了《小学》一书,并从出版社预支了一万元稿费,当局要修改,他宁可退回稿费不出书,也不让改动一字。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就曾批示,要重修陈独秀墓,后来曾庆红、李铁映等中央领导也都作过批示,多年前,安徽修合九铁路,要把陈独秀墓扒掉,引起许多人反对,后来合九铁路改道。

对陈独秀故居,多年来一直被其他单位占用。在安徽 “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提议,要扩建陈独秀墓,兴建陈独秀故居,并把这两项应作为国家重点文物来保护。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说, 连清朝的李鸿章,合肥也修了他的故居,安庆的赵朴初,是佛教协会的会长 ,故居修的也很好,还是全国文保单位。

在安庆市名气远远大于陈独秀故居,而作为共产党的创始人,故居却一直无人重视,长期被其他单位占据,真令人不可思议。

据安庆一中老师介绍,陈独秀的儿子 陈延年、陈乔年和孙子陈长琦都在我校就读过,陈长琦是我校66届高中毕业生,文革时下放。

2006年 5月4日, 陈长琦与陈长玙、陈长璞等到独秀先生墓及陈延年和陈乔年纪念像前祭拜,并回母校安庆一中参观,感怀往事,纪念故人。

漫步昔日校园,他们不禁感慨万千:昨日硝烟已散,革命精神不灭,今朝书声依旧,文化情怀永存。母校乃精神之园,文化之源,他祝愿母校在下个百年再创辉煌。

陈独秀后人,无一例外学的都是理工科,与先祖陈独秀的人文社科学业和选择的道路相距甚远,

在和海南日报的一位记者谈及这一发现时,陈教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那个多事之秋,我们不学理工科能有什么出路?其实,我们的选择也是那一代人的选择。

时过境迁,我们下一代很难理解南陈北李他们之间生死之交的感情,陈李两家后代虽然交往不多,但言语中仍可听出之间的深厚情感,两人 的心始终是相通的。

今年已经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了,老一辈革命家成立新中国的愿望早以实现,改革开放国逢盛世,

南陈北李当年未曾想到,他们的孙子在今天,又成为“同事”,在安徽的大舞台,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实乃幸事。


上一篇:诗词一组:纪念陈独秀诞辰140周年
下一篇:桑宜川:陈独秀客死江津的民间记忆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历史的反思——陈独秀研究剪[99278]
 · 独立高楼风满袖[90625]
 · 笨也是鞭子——兼怀陈研前辈[86436]
 · 立志报国,投身革命[8393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4 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本站顾问:沈寂 程继兵 徐晓春 张皖宿 主编:李银德 执行主编:陆发春 万多胜 蒋正涛

陈独秀研究 投稿信箱:shanghaipet@qq.co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发文管理

联办协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皖ICP备11019635号-3 给我留言 赞助网站

| 网站地图 |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