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ChenDuxiu.Net 当前在线1235
注册、发文请设置浏览器兼容。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研究动态  陈研通讯  独秀生平  独秀文章  独秀墓园  故乡人文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故乡人文>>独秀山水
  共有 6549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安庆人的精神天地

  发表日期:2007年11月9日      作者:杨雪鸣     【编辑录入:西城大官人

    有人说:到安庆,不入诗、便入哲!安庆地区的文化艺术堪称异彩纷呈,如禅之圆融空灵、诗之缠绵悱恻、戏之婉转柔美、文之典雅隽永、思之振聋发聩……安庆人的精神世界不可谓不丰富多彩!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安庆的山水、安庆的人文,一道来品味安庆的文化底蕴吧。
    禅之圆融空灵。禅本是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既然不好说禅,那我们就从禅宗与安庆的缘分谈起吧。中华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受达摩心法后、为避灭佛法难而从嵩山少林远走安庆,在司空山辟二祖禅堂继续潜心修炼,后传衣钵心法于三祖僧璨,僧璨法师隐居皖公山(今天柱山)、作《信心铭》,并于此间圆寂虹化,后人筑三祖寺以供奉其舍利……禅的世界实在是一个高远、清静、和谐、圆满的美好境地,“一念若悟,众生是佛”,它会使你挣脱桎梏、得到解脱,当人们从恩恩怨怨中超脱出来,不再有患得患失的计较,以一种宁静、和谐、安详、自然的眼光来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禅的境界便喷涌而出:笑看山河,闲观星汉,忘机忘我,身心俱幻……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诗之缠绵悱恻。安庆这块土地真是诗歌的摇篮,前有传诵千古的《孔雀东南飞》,后有现代诗人朱湘、海子。既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缠绵,又有“葬我于马缨花下,永作芬芳的梦”的悱恻,还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喜悦。1989年3月26日,少年诗人海子坦然地趴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之上,列车呼啸着由远而近,在充溢着泪水、青春和黎明的日出中永恒……安庆诗人与生俱来的自由浪漫的情愫与悲天悯人的情怀,一旦融入字里行间就是化不开的情、流不尽的爱,这情可以是男女之情、那爱可以是天地大爱,在这个情与爱编织的世界里,焕发出人性的光辉、阐释着人生的真谛。
    戏之婉转柔美。安庆地区还是戏曲之乡,从明末阮大铖的《燕子笺》及其家班,到“无石不成班”的石牌孕育出京剧鼻祖程长庚、一代名伶郝天秀杨月楼等,再到飘香于乡野、蜚声于海外的黄梅戏……素有“中国乡村音乐”之称的黄梅戏在其故乡安庆,早已扎根于家家户户,成为安庆人的母语、童谣,安庆人血液里流淌的是音符、心房内回荡的是韵律。http://blog.sina.com.cn/happylife2019
    文之典雅隽永。姑且不论统治清朝文坛两百余年的“桐城文派”,就看现代中国的美学家朱光潜、小说家张恨水等安庆籍文化人的作品,其文笔之优美、思想之新颖、风格之清新,往往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比如,朱光潜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就建议我们要像欣赏艺术一样欣赏世界和人生,凡是善于欣赏的人,他“有一双慧眼看世界,整个世界的动态便成为他的诗,他的图画,他的戏剧,让他的性情在其中‘怡养’。到了这种境界,人生便经过了艺术化”。
   思之振聋发聩。无论是“坐集千年之智”的哲学家方以智,还是“惊醒一代青年人”的启蒙大师陈独秀,无不是这块神奇的土地养育熏陶出的大思想家。尤其是陈独秀先生,他高举起德先生、赛先生(即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言论,横扫千军如卷席。正是陈独秀率领千军万马第一次向儒家学说、传统道德,向文言文、旧文学发起了全面的、猛烈的冲击,推倒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几千年来的旧文化,建立起和人类主流文明接轨的新文化,有人称他是"三千年来第一人",这一评价一点也不过分。
    总之,在安庆——这个长江与大别山相会的地方、这个连接着历史与未来的地方,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生命内在的和谐之美!


上一篇:安庆中欧国际产业园项目
下一篇:陈独秀与安庆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历史的反思——陈独秀研究剪[100301]
 · 独立高楼风满袖[91830]
 · 笨也是鞭子——兼怀陈研前辈[87780]
 · 立志报国,投身革命[8493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4 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本站顾问:沈寂 程继兵 徐晓春 张皖宿 主编:李银德 执行主编:陆发春 万多胜 蒋正涛

陈独秀研究 投稿信箱:shanghaipet@qq.co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发文管理

联办协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皖ICP备11019635号-3 给我留言 赞助网站

| 网站地图 |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