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共第一任总书记。1927年之后他被开除出党,1932年10月在上海被捕,判刑13年,随后被监禁在南京老虎桥监狱服刑。1937年抗战爆发后获减刑出狱,于1938年8月来到四川江津鹤山坪定居。根据现存的资料可知,陈独秀此后一直卖文为生,但正值抗战时期,他那点稿费难抵飞涨的物价,所以他一直在穷困中度日。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依然没有失掉自己的风骨,从他拒绝接受某些人的资助上就可以看出来。
陈独秀落魄江津之后,许多朋友、学生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如胡适、蔡元培、傅斯年、赵元任、章士钊、罗家伦、包惠僧、邓仲纯等人,都纷纷给他以资助,这些资助,陈独秀都接受了;但有一些人的资助,陈独秀却坚辞不受。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朱家骅赠给陈独秀5000元,陈独秀拒绝了;朱转而又托张国焘将钱寄给陈独秀,陈独秀依然没有接受,将钱退回去了;张国焘又托学者郑学稼转寄,陈独秀还是没有接受,并写信给郑学稼说:“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以后万为我辞。”“请国焘以后不为多事”。这笔钱,经多方努力,陈独秀还是没有接受,张国焘慨叹道:“仲甫先生总是如此。”还有一个叫任卓宣的人,此公早年是共产党员,后被捕叛变,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他后来给陈独秀寄了200元钱,陈独秀没有接受,原封退回。总之,曾经判处陈独秀有期徒刑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陈独秀落魄之时都通过各种途径对他给予关照,给予金钱方面的资助,但陈独秀一概不受,他曾说过:“蒋介石杀了我那么多同志,还杀了我的两个儿子,我与他不共戴天。现在全国抗战,我不反对他就是了。”陈独秀曾编写了一本《小学识字教本》,时任国民党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对此很感兴趣,亲自批示,预支了20000元稿费给陈独秀。但后来,陈立夫认为这本书的名字不妥,于是写信给陈独秀,建议其改名,改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以此征求陈独秀的意见,但陈独秀却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名,两个人因此闹翻。书不能出了,那20000元钱怎么办呢?从现有的资料推测,这笔钱,陈独秀还了,也就是他没有赖账,他在一封写给台静农的信中说:“此书迟迟不能付印,其症结究何在耶?若教育部有意不令我书出版,只有设法退还稿费,另谋印行耳!”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陈独秀当初的固执未必正确,但他宁可不要稿费,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因贫穷而改变自己,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陈独秀晚年虽然生活拮据,但贫而不改其志,依然保持气节,坚守自我,表现出了凛然的傲骨。1941年秋,他写下了《对月忆金陵旧游》一诗,是其风骨的真实写照:“匆匆二十年前事,燕子矶边忆旧游。何处渔歌警梦醒,一江凉月载孤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