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ChenDuxiu.Net 当前在线1232
注册、发文请设置浏览器兼容。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研究动态  陈研通讯  独秀生平  独秀文章  独秀墓园  故乡人文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共有 3986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百年文明不朽而永恒的淡墨——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发表日期:2015年5月16日      作者:俞珮琪     【编辑录入:多声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有这样一段史诗,现代文学这样评价它: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全部文化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课题,它也同样第一次把进化发展的观念准确地引进了中国文化的全部领域。它首次揭示了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最深的根柢存在于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将科学的态度带进了精神文化与伦理道德之中,构筑了现在我们这个科学严谨的社会。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一方面是对中国的专制主义传统与现实的批判,另一方面振兴了民族文化。它是对两千年历史文化的反思,也让人们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弱点与危机。就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它如一枝出淤不染的清莲,又似一个火热刚强的太阳,引进西方新思想,对古代遗产进行批判整理与提炼,为中国指明新出路,创造出了一个新境界。如今看来,这些书上的文字依然让我们热血沸腾。

 

  现在,新文化运动虽然已经过去有100年了,但这个运动所发生的影响,却随时间的流逝,反而显得更清晰了。它所提出的问题,它所开启的新方向,至今仍是我们民族精英们继续思考着的问题。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奋斗,饱尝斗争与挫折的艰辛,兴奋与痛苦,才有了如今我们这个与世界文明接轨的新中国。文学史上的重大变迁——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即是那个时代的故事。它在文学方面的改革,也为我们思想的解放奠定了基础,这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成果便是让如今的中国跟上了世界的脚步,更多的文学作品横空出世。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作为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之一的鲁迅先生,在自己的作品《呐喊》的自序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从日本留学归来,见多了“清国留学生”的贪图享乐之势,当看到讲述日俄战争的影片中的中国人和拍手叫好的围观者们时,他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鲁迅沉思:“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作为时代的见证人之一,一心希望能报国的鲁迅见证了中国文明史的变迁。在《呐喊》中,不论是《狂人日记》还是《风波》,都是在呼吁拯救那样的一个黑暗的时代。鲁迅通过文字,客观而理智的将旧中国百姓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进行了批判。狂人所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狂人所思索的问题在今天是不是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鲁迅呼吁中国人,渴望国人从根本上提高国民思想品质和国民素质,如此种种才能赢得全民、全社会的兴旺发展。而在辫子风波中,鲁迅则狠狠对扎根多年的旧思想进行了讽刺,他们盲目、盲从、愚昧而保守。仔细一想,我们现处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一辈子没有理想和信念,行动不坚决、不果断,总怕别人说长道短,宁愿随波逐流,也不去创造奇迹。如今的我们,有幸能从鲁迅的文字中吸取教训,坚定理想和目标,主动去创造。

 

     我曾有幸亲身感受曾经的中国带给我的震撼。我幼时曾和家人到安徽池州东至的农村,那个与城市无缘的乡村,总是处处弥漫着一股旧中国的气味。那里住着我母亲家族的一位近百的老者,她的步履总是蹒跚着,力不从心的支撑着自己。从此“三寸金莲”这个词深刻的记在了我的脑子里,成为了我对旧社会印象的一个缩影。小脚的习俗必定是一种非理性的文化产物,文化内涵中的单一性是非常容易导致文化的非理性,这种非常态的文化一旦成为了主导,作为个体的人们即被思想同化。当文化中核心思想的一元化与由它主导的非理性国家相互作用时,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状态下,裹脚这样荒谬的事情的发生以及其持续都是不足为奇的。然而在这样一个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已经开化的年代,女子裹脚这样的反人道的残忍的习俗却盛行开来,叫人寒恐。

 

新文化运动断绝了让我再次认识那个百年前中国的机会,不过这定是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它同时断绝了旧中国人民的愚昧与无知。在经历了百年岁月的洗礼,至今的中国,至今的人民,从思想上道德上又是否真的可以称得上改变?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在论及西方自由理想的形成史时说:“人类新概念、人类道路观——这是一条前所未有的既宽阔又明晰的大道。人们不是偶然和突然地达到这一概念的,也不是纵身一跳或振臂高飞就进入这条道路的,而是靠全部经验和哲学在其百年工作中解决才实现的。”新文运动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其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换,国人此后形成的“前所未有”的“新概念”、“道路观”同这场运动的热烈讨论是分不开的。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视线转到我们的身边:作为新中国的公民,我们的人民素质和道德水平又是怎样的呢?“xxx到此一游”,“我是xxx”,当这样的一句话出现在了国外的旅游景点,作为这语言的主人,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这便是百年来中国人的改变吗?这便是我们国人的素质体现吗?面对世界人民质疑的眼神,面对他们特意用中文来警示的标语,我们是否应该用行动来告诉他们:中国人民的素质提高了,我们的道德品质不需要这样的衡量!然而,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些,崇洋媚外的做法,拼命出国的风潮,难以让人从根本上体会中国人愚昧而无知的改变。

 

中国人若真想摆脱愚昧、贫穷、落后,真想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必须对过去半个多世纪的道路做科学的总结,这条道路的起点即是新文化运动。对历史反复的进行深刻反思与斟酌,才能让我们从根本上克服蒙昧,踏着历史的足迹继续前进。

 

 

作者姓名:俞珮琪  安庆石化一中八年级12


上一篇:复活的钉在格子里的方块字
下一篇: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历史的反思——陈独秀研究剪[100299]
 · 独立高楼风满袖[91826]
 · 笨也是鞭子——兼怀陈研前辈[87779]
 · 立志报国,投身革命[8492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4 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本站顾问:沈寂 程继兵 徐晓春 张皖宿 主编:李银德 执行主编:陆发春 万多胜 蒋正涛

陈独秀研究 投稿信箱:shanghaipet@qq.co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发文管理

联办协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皖ICP备11019635号-3 给我留言 赞助网站

| 网站地图 |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