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ChenDuxiu.Net 当前在线1203
注册、发文请设置浏览器兼容。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研究动态  陈研通讯  独秀生平  独秀文章  独秀墓园  故乡人文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研究动态>>研究文章
  共有 2327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陈独秀是与孙中山、毛泽东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

  发表日期:2005年2月26日      作者: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 郭德宏     【编辑录入:多声

——在“《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现在对于他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他的历史地位逐渐得到了恢复。但是,对他的评价仍然分歧很大,他的历史地位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现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陈独秀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我认为,他至少有六大历史贡献、两大杰出成就,并为我们做出了一个杰出的表率。

其六大历史贡献是:

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至今没有一份刊物能与之相比。

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第三、   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

第四、   他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现在很多地方都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这不确切,应该是最主要的创始人。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 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第五、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现在我们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代领导集体核心,这是不科学的,毛泽东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从中共一大到五大的领导集体,才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陈独秀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党的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党的队伍也从50多人迅速发展到6万多人,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其功劳是不容抹杀的。

第六、   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他晚年的民主思想,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对民主政治的最深刻的思索,至今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其两大杰出成就是:

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政论家。他的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至今仍给很多人启发。

第二、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他晚年进行的文字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如果不是后来转向政治斗争,他无疑会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之一。

所谓一个表率,是说他一生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丝毫不搞阴谋诡计,不以权谋私,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也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的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的良心。所有这些,都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以上这几个方面,要做到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容易的,但陈独秀兼而有之。毫无疑问,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政治家和杰出的编辑出版家、大学者,是20世纪与孙中山、毛泽东等具有同等重要历史地位的中国最杰出的伟大人物之一。如果说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杰出人物,那么陈独秀就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位杰出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我相信他的历史地位会越来越高,最终会成为中国历史上能够千古留名的少数人之一。

当然,陈独秀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缺陷和不足,犯过错误。他之所以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是因为他犯过严重错误。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有几个没有犯过严重错误呢?就拿功劳最大的毛泽东来说,同样也犯过严重错误。但是,我们并不因为毛泽东犯了严重错误就否定他的历史地位。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陈独秀犯了严重错误,就否定他的历史地位。

拿陈独秀和毛泽东相比,他们的功劳同样伟大:一个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一个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一个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有些方面超过了陈独秀,如新民主主义理论、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哲学思想等,但有的方面则远远不如陈独秀,如对民主、科学等远远不如陈独秀那样重视。因此,如果拿同一个标准来衡量陈独秀、毛泽东两个人,就可以看出他们同样都是伟大的历史人物,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应该给与同等的历史地位,不能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对于陈独秀犯的错误应该怎么看呢?很多学者已经指出,他的错误主要来自共产国际,他不过是一个替罪羊而已。在当时的条件下,谁都不能不犯这样的错误,而且他对共产国际的一些主张还进行了抵制,如他从一开始就反对进行党内合作,因为党内合作这样的方式最后必然导致激烈的冲突。国共发生磨擦后,他又主张退出国民党,改为党外合作。如果中国共产党当时按照他的主张退出国民党,就不会有后来的“清党”和惨败。

现在,戴在陈独秀头上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帽子已经被摘掉,中共中央批准的权威党史改成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好像比原来的错误减轻了一点。但我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帽子,也不符合历史实际,因为这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为推卸责任而硬扣到陈独秀头上的。说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就给人造成陈独秀搞机会主义、搞投机的印象。其实,陈独秀是一个毫无心计、光明磊落的人,根本没有搞什么机会主义,没有进行投机。他的错误,不过是执行了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其实质是教条主义。而且对于他的有些所谓错误,还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做出正确的评价。例如,现在仍然指责陈独秀当时对工农运动过火的批评,我认为就是不正确的。因为在统一战线的条件下,不能不照顾到联合者的利益。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也是反对过火行为,极力维护统一战线的。为什么对抗日战争中共中央的政策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对陈独秀则横加指责,彻底否定呢?对于历史的评价,应该坚持一个标准,而不能实行两个标准。

陈独秀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后来参加过“托派”。有的学者已经指出,“托派”的主张也是对中国革命的一种探索,虽然是一种错误的探索。俄国已经给托洛茨基平反,我们为什么还要抓住这一点不放呢?

陈独秀后来被开除出党,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参加过“托派”。但有的学者已经指出,他被开除出党,主要因为他反对李立三“毕其功于一役”的全国大暴动计划,反对在中东路问题上提出保卫苏联的口号。历史已经证明,李立三“毕其功于一役”的全国大暴动计划是错误的,提出保卫苏联的口号也是错误的。因此,开除陈独秀的党籍也完全是错误的,应该予以平反。

陈独秀之所以会犯错误,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本质上是一个书生、学者,而不是一个善于搞政治的人,缺乏搞政治的经验和手段。搞政治什么手段都可以采取,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是一点书生气都要不得的。对于那种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像陈独秀这样的书生、学者是应付不了的,往往会落的各身败名裂的下场。他和瞿秋白一样,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都是一个悲剧。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误会。

最后,我想提两个建议:一是应该尽快地恢复陈独秀旧居。现在各个地方都在极力维护和修复名人的旧居,但我们却把陈独秀旧居拆掉了,这是非常可惜的,应该尽快地恢复起来。二是怀宁县城的广场建得很漂亮,但名字起得不够响亮,叫做“市民广场”,没有什么特色,为什么不叫做“独秀广场”呢?我认为,叫做“独秀广场”要比“市民广场”响亮得多。安庆、怀宁有陈独秀,是安庆、怀宁的光荣,应该大胆的打陈独秀的品牌,挖掘陈独秀文化资源,利用名人效应,促进现代化建设。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

上一篇:纪念陈独秀先生
下一篇:陈独秀评议

 相关专题: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在中…

·陈研通讯
 
  热门文章:
 · 历史的反思——陈独秀研究剪[100299]
 · 独立高楼风满袖[91826]
 · 笨也是鞭子——兼怀陈研前辈[87779]
 · 立志报国,投身革命[84928]
 
 相关文章:
陈独秀是与孙中山、毛泽东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23271]
陈独秀是与孙中山、毛泽东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10236]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人:游客

IP:218.22.200.126

发表人邮件:guest@feitium.net 发表时间:2005/5/14 15:49:54
    赞同郭德宏先生的发言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4 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本站顾问:沈寂 程继兵 徐晓春 张皖宿 主编:李银德 执行主编:陆发春 万多胜 蒋正涛

陈独秀研究 投稿信箱:shanghaipet@qq.co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发文管理

联办协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皖ICP备11019635号-3 给我留言 赞助网站

| 网站地图 |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