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到了。当初规定此节为“青年节”,是因为青年学生在1919年的
五四爱国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其实这个日子是全中国人民的节日,一是五四运动所以在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取
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是全国人民的斗争、特别是上海、天
津等各大中城市的工人、学生、
工商资产阶级的“三罢”斗争的结果。
二是因为是陈独秀《新青年》1915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和组织条件,
而新文化运动所以能有
此作用,是因为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对国民做启蒙工作的结果。
所以,毛泽东称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所以,“五四”的主题是启蒙。
这个历史内涵,决不是“青年节”所能承载的。
所以,民主、科学、爱国三位一体是五四运动的基本精神,三者是不可分的,但各个时代的
具体内容,会有所变化。如当时的民主和科学是为救亡爱国服务的。民主,主要是人人都起
来救国,因为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人民有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是相连的觉悟,而
不是像过去那样,把国家的命运交给皇帝和政府去处理,个人“莫谈国事”;科学,主要是
不靠天、不靠地,不迷信鬼神和命运,都来为救国而斗争,而不是像义和团那样,靠迷信和
愚昧去反抗侵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救亡的任务完成了,爱国,除了抵抗外国可能的侵
略之外,侧重于建国了,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爱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陈独秀在19
14年《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中提出的问题。他根据“近世国家观”,说国家是“为国人共
谋幸福的团体”,不是为一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更不是镇压人民的机器。人民的
“爱国心”应该建立在这样的“自觉心”之上。这又回到“民主”上来了。无论是建国的目
的,还是建国的动力,都是人民--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
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口头禅。可是什么是“人民利益”呢?一是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
和富足,而不是贫穷;二是在思想和精神上,人民应享受各种自由权利。至于科学,更不用
说了,一个科学不发达、不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建设的国家,既不可能富强,
更谈不上民主。陈独秀把民主和科学比作车子的两个轮子。所以,一个不讲民主和科学的国家
,是绝对没有前途的,何谈爱国!
国民党时期,是不能纪念五四的,更不准谈民主,只准谈风月。像鲁迅说的“准风月谈”。
而爱国又被引导为爱一个领袖、一个党、一个政府、一个主义。
建国以后的情况,大家都有亲身感受,不必多说了,总之,民主是要淡化的,因为人民已经
当家作主人了。经过了反右、文革之类的磨难,大家才觉得还是要谈民主。可见,中国人认
识民主也是走过了曲折道路的。像下文李慎之先生
讲他自己和陈独秀那样,开始追求的是西方人权为内容的民主,后来接受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就批判这种民主是资产阶级的、虚伪的、少数人的“形式民主”,我们要追求列宁说的
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的、多数人的“实质民主”。经过大半生的实践、观察和思考,才发现
这种实质民主,是“实质专制”。于是,他晚年毫不留恋地抛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拾回五四
时期的民主。民主就是民主,民主就是人权,世界上只有这一种民主,不承认这种民主,都
是假民主。
知道了五四节日的来历和五四精神,就可知道,把五四规定为“青年节”是名不符实的,有
人提议定为“民主、科学、爱国节”,简称为“五四民主节”;有人说“五四启蒙节”。笔
者认为,关键不在于名称,而在于要了解“五四精神”是什么!
中国人的节日很多,过节的传统,主要内容是乘机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国家为此
还为大家创造条件——放长假,让大家尽情享乐。唯独“五四”,不应该单单提倡享乐,而更应该提倡思索,像五四时期的中国人那样,思索国家的前途。用有识之士话来说:要有忧患意识,而不应该乐
而忘忧!